首页 > 公报总第一三七期(五届人大常委会2021年第三期)

关于《松江区洞泾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含近期重点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

2021-12-20

——2021年10月27日在上海市松江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七次会议上

上海市松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 甘富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就《松江区洞泾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编制情况作一报告。

一、规划背景

1.规划背景

洞泾镇地处上海近郊,东接新桥镇,北临泗泾镇,西与佘山镇接壤,南靠广富林街道、中山街道,距离虹桥枢纽13公里,是松江东北部城镇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辖区面积约24.52平方公里,2020年底常住人口约8.7万人。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G60科创走廊纳入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启动本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该工作既是落实本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要求,更是对洞泾镇新一轮发展的全面盘点和战略布局。展望2035,希望通过本次规划编制,合理布局城镇空间,助力洞泾镇建设G60科创走廊示范引领的人工智能科创小镇。

2.编制历程

2018年12月,正式启动《松江区洞泾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的编制工作,主要过程如下:

(1)前期研究阶段

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设计单位全面展开现状踏勘和资料收集,形成前期研究报告。

(2)初步方案编制阶段

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初步方案。2020年8月,听取区级部门意见;2021年3月,通过市局初步方案审核。

(3)方案审议及公示

2020年11月19日,通过镇人大审议;2021年7月6日至8月5日,开展规划草案公示,听取公众意见。

二、现状特征

1.松江东北城镇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洞泾镇是松江东北城镇圈和G60科创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G60科创走廊建设、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布局等重大机遇的背景下,必须以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来谋划洞泾未来的发展。

2.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智能小镇

洞泾是松江区的产业重镇,是松江东北部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镇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占松江区比重达到8.5%,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增长到9家,占松江区的5.8%。近年来,洞泾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推动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智造转型。

3.加快城市品质提升的活力小镇

镇内已形成洞泾站、老镇区两大镇级公共服务中心,建成多处社区级文化活动中心,“两横三纵”的骨干路网,交通条件日益便捷。随着镇智能文化服务核心的建成和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的发展,洞泾镇还会进一步导入和增加人口。需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4.有待整治优化的生态小镇

镇域南部位于大青松生态走廊内,整体生态基底良好,坐拥青松生态走廊、市级生态间隔带、区级生态间隔带等生态空间。未来将结合生态优势,进一步提升生态魅力,积极推进生态廊道内宅基地及工业用地减量,加强环境整治优化,打造生态宜居特色小镇。

三、发展目标及规模

1.发展目标

至2035年,打造以G60科创走廊为示范引领的人工智能科创小镇。

(1)分目标一:科创高地

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对接G60科创走廊。坚持“科创驱动”的发展理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国家火炬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为主要载体,以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发展壮大“五型经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成为松江北部的科创高地和人才高地。

(2)分目标二:城市客厅

持续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导入优质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镇能级和服务水平,改善城镇形象面貌,塑造城镇特色,实现洞泾城市客厅“建筑可阅读、滨河可休憩、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的建设目标。构建高品质人居环境典范,重点打造产城融合的“洞泾未来湾”,成为城市建设新名片。

(3)分目标三:和美家园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人民为中心,重点围绕“智慧洞泾”、“宜居洞泾”、“人文洞泾”和“和谐洞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完善各类公共服务配套,改善公共环境品质,加强社会基础保障,打造幸福新洞泾、和美新家园。

2.发展规模

至2035年,洞泾镇规划人口为9.5万人。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14.6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低于200.74公顷,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22.23公顷,生态空间面积1279公顷。

3.产业发展

在G60科创走廊和智能制造的重大发展背景下,加快产业转型,巩固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拓展人工智能产业,深入挖掘特色旅游业,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4.空间布局

积极融入东北城镇圈,提升洞泾镇区服务能级,并依托主要交通廊道,打造“一核两轴引领,一带五区串联”的总体空间结构。

(1)“一核”:智能文化服务核

依托洞泾贸易城轨道交通12号线站点(规划)进行开发,打造TOD核心区与共享城市客厅。规划依托洞泾未来湾形成集人工智能、商业、文化、办公和休闲服务于一体的智能文化服务核心区。

(2)“两轴”:沈砖公路创新集聚轴、洞泾港城市活力轴

沈砖公路创新集聚轴:依托沈砖公路,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创意产业、酒店会议、商贸服务等功能集聚,重点强化城市形象展示、创新企业集聚、城市交通服务三大功能。

洞泾港城市活力轴:依托洞泾港水系,建设水清岸绿的滨水公园,提升滨水活力,丰富城市生活。加强周边工业转型升级,打造洞泾工业与时尚文化的城市活力轴线。

(3)“一带”:生态休闲带。串联重要生态旅游资源,包括青松生态走廊、市级近郊绿环、百花湖等,同时加强与佘山、九亭、泗泾等街镇联动发展,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4)“五区”:人工智能创新区+先进制造产业社区+镇东居住社区

+镇西居住社区+休闲农业区。

四、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保障

1.公共服务

规划至2035年,洞泾镇社区单元以15分钟生活圈为目标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地区级设施—镇级设施—社区级设施”三级体系。规划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教育设施用地面积129.54公顷,实现社区单元公共服务半径全覆盖。规划增加地区级、镇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3.62公顷,包括文化设施4处(地区级)、体育设施2处(其中1处为地区级)、医疗设施2处、其他公共服务设施1处。其中4处地区级文化设施分别为图书馆、特色剧院、历史文化馆及科技展示馆;2处体育设施分别为都市体育中心(地区级)、泗泾大居体育中心;2处医疗设施分别为洞泾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泗泾大居二级医院;1处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为宗教设施,打造成为松江东北片区综合服务中心。

进一步完善教育配套,提升教育品质,规划增加基础教育设施用地29.14公顷,新增幼儿园8所、小学4所、初中1所、完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引进市重点教育资源—“华二松江实验学校”,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水平。

2.住房保障

规划至2035年,规划各类住宅组团用地总规模413.89公顷,其中,动迁安置房用地面积约94.52公顷。规划住宅建筑总面积438.86万平方米,住宅套数约3.9万套。新增各类住宅组团用地规模75.71公顷,住宅建筑面积约100.74万平方米,住宅套数约0.98万套。

3.公共空间

规划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打造活力宜居城镇,以公园绿地为核心,以河网水系、带状绿地为脉络,与集中连片生态林地、基本农田相融合,构成“一廊三带多点”的多层次公共开放空间网络。规划至2035年,公共绿地面积102.1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现状5.44平方米增加到约10.75平方米,新增地区级公园1处,社区级公园17处,400平米以上的公园、广场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95%。

4.综合交通

建设“高/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道路体系,规划至2035年,洞泾镇形成“一横两纵”的高/快速路网体系和“两横两纵”的主干路网体系。

在现有轨交9号线的基础上,规划新增轨交12号线。规划新增中运量公共交通线2条,分别为中运量公共交通T4线、中运量公共交通T6线。规划在刘五公路西侧新增12号线轨交停保场,具体方案依据轨道交通专项规划细化。

5.市政公用设施

规划至2035年,洞泾镇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8.42公顷。在现状市政设施及管网基础上,规划新增1处垃圾压缩站、1处消防站,改建1座污水泵站、1处环卫停车场。规划水功能区达标率、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污水处理率、固废无害化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