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监督工作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松江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

2022-08-02

(2022年7月28日上海市松江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一、总体评价

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自2020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以来,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一网统管”工作有序推进,城市精准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自成立以来,组织体系日趋完善。组建工作专班,区、街镇(经开区)两级城运中心实体化运作,相继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稳步推进城运中心建设工作。平台建设不断深化。初步建成实时动态“观管防”一体化的城运中台“一张网”,助力城区治理“一屏”掌全局,“一屏”防风险,为12345市民热线提供智能服务。特色工作有所显现。松江“多网合一、多格共治”基层治理做法,作为示范经验在全市推广,有效发挥了“一网统管”的效益。

二、工作建议

城运中心成立以来,围绕“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的目标任务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各部门对“一网统管”在城市治理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统管”格局亟待形成,数据壁垒仍然存在;平台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数字化人才队伍急需充实等等。为此,会议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担当意识。“一网统管”涉及面广、系统复杂,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事项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少,因此要求管理者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主动顺应数字时代的新趋势新机遇新要求,高效推进“一网统管”各项目标任务有效落实。要以松江新城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项目中,纳入“一网统管”理念,对接各种数据、管控要素,为真正实现“一张网”奠定基础。政府各部门、街镇不仅要支持、推动“一网统管”建设,更要善于应用“一网统管”来实现应急处置、协同指挥、日常管理等功能,充分利用智能化实现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治理水平。要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促进和保障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的决定》,畅通部门之间“一网统管”协同工作机制,厘清理顺区城运中心与应急管理、公安、城管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在组织、编制、考核等方面给予区城运中心更大的支持,进一步增强区城运中心的指挥、调度权威,解决“小马拉大车”问题。要进一步理顺街镇(经开区)城运中心建设体制机制,优化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定位,规范队伍建设和硬件配置,更好发挥街镇城运中心在城市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彰显我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实战效果。区政府要加强对街镇和有关部门“一网统管”建设工作成效的考核,适当加大考核权重。

(三)聚焦融合建设,持续强化管控合力。要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动城运平台信息化二期项目建设。要打破数字壁垒,推动已建信息系统与“一网统管”平台联接,发挥区大数据中心的支撑作用,实现“两网”融合,不断充实、完善区级城运中台接入的各方面数据、资源,实现融合发展,倒逼流程再造,真正实现触角遍及城市各个角落,形成集领导指挥决策平台、部门协同作战平台、城市日常管理平台“三合一”的城运智能管理平台。要围绕实战应用,打造一批符合松江城市管理实际的实战管用的场景。要对现有的移动端做好功能提升、系统对接等工作,同时积极按需开发提高处置能力的各类小程序,充分发挥基层的主观能动性,打造“随手可用会用”的移动端应用,切实为基层赋能减负。

(四)强化队伍建设,助推高质高效发展。区级相关部门要提高发展站位,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对标松江城市数字化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要求,分阶段、分层级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人才招聘多样性,逐步引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方面互联网技术人才,打造一支既能全面掌握“一网统管”专业技术知识,又能熟悉政府行政管理业务流程的核心团队,为“一网统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要建立常态长效培训机制和业务能力测评体系,鼓励人才跨体制、跨区域、跨领域有序流动,细化做实人员激励机制,使城运队伍特别是街镇城运中心队伍进的来、稳得住。

 

附件: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发言实录


 

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发言实录

 

成尔新委员:会前,我走访了区城运中心和一个镇的城运中心,总体感觉这块工作起步、有亮点、有成效,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对照“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的工作要求,还存在体制机制运行不畅,信息化建设落后,各部门各自为战等问题。为此提三个建议:一是建议区政府要更加重视“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在更高层面上推动城运中心的建设;二是建议区城运中心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注重从顶层设计上来开发适用全区的应用场景,推动街镇城运中心的建设,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三是建议各街镇要以实战解决问题为导向,建设符合街镇实际、满足需求的策略;区属部门要向基层提供人口、房屋等基础数据,赋能基层治理。

 

胡晓江代表(列席):区城运中心自2020年4月挂牌成立以来,为我区城市运行的有序开展做了大量的工作。诚如在报告中所阐述的一些困难,在街镇城运中心的实际运行中也同样存在,譬如“小马拉大车”现象,为高效处置一件事带来极大制约。同时,信息化建设滞后为城市运行也带来一些问题。譬如在此次抗击疫情工作期间,因实有人口数据与实际居住人员的数据无法实时对接,使得原本的全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无法做到全覆盖,数据共享不完善也使得“一网统管”功能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作为保障城市有序运行的中枢和大脑,作为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的重要载体的城运中心,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机制体制,厘清各方职责,打破数据壁垒,强化整合共享,高效推进“一网统管”在实践中的应用。

 

顾琛宏代表(列席):今后随着城运平台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和工作平台的接入,会产生更多的事件报送、感知报警及协调分配等业务量。由于城运体系是跨部门工作体系。因此原先的各个部门内部单一工作流程会不适应今后工作。需要对新的业务内容制定或完善新的业务流程,特别是跨部门的流程。高效处置一件事的原则在于事先安排。因此,建议区城运中心或区政府在新应用或系统接入城运体系时同时制定好相应的业务处置流程,与硬件接入一起磨合完善,作为“高效处置一件事”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