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30
(2014年6月25日上海市松江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33次主任会议通过)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人民法院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审执并重”原则,高度重视执行工作,注重规范执行行为,加大执行力度,推动执行工作不断上台阶。特别是执行庭升格为执行局后,积极探索执行联动机制,配强执行人员,加大对重大疑难复杂执行案件研判,整合全院资源推进执行工作,力争案结事了,确保执行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2011年至今年一季度,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执行案件20520件,执结19996件(已扣除执结的2011年前存案748件),结案率为97.45%;已结执行案件涉及标的额82.33亿元,执结到位60.1亿元,到位率为73%。
从区法院民事执行情况分析看,虽然在保障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执行难”问题仍是社会关注度高、困扰法院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一是执行机制有待健全,被执行人及其财产查控手段仍不够丰富有效,执行联动机制有待完善,协助执行网络效果有待增强;二是执行力度有待加大,被执行人恶意逃债、规避执行以及一套房的执行困境等问题,仍是长期以来影响执行工作效果的难题;三是执行外部环境有待优化,在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建成的大背景下,破解执行难问题的社会力量还有待整合;四是执行队伍素质有待加强,部分执行人员的综合能力,还不能满足执行工作所面临的形势要求。
二、对策建议
执行工作是审判工作的后续环节,确保法院生效民事法律文书依法执行,对贯彻依法治国方针、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建设诚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解决“执行难”问题,关系到司法公正和权威,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大局,区人民法院作为民事执行工作的主体,应当承担解决“执行难”问题的主要责任。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以执行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促进执行工作的管理,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各界配合、法院主办”的执行格局。一要整合法院内部资源。完善立、审、执协调配合和执行工作统一管理机制,促进立案、审判、执行环节的紧密衔接。强化诉讼保全,切实落实财产保全告知制度,有效防止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为执行工作打下基础。二要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加强与区检察院、公安分局、人保局、工商局、房管局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同,进一步明确职责,建立联动执行快速反应处置机制。完善协助执行机制和平台建设,建立街镇属地化执行(救助)基金,发挥村(居)委会协助执行网络作用,重点强化“点对点”协助查控机制建设,简化协助执行工作程序,切实提高民事执行效率。三要完善“阳光执行”机制。建立执行工作接待、查询、信息公开的有效平台,依法将执行依据、标准、规范、程序以及执行全过程向社会和当事人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二)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加强民事执行工作,依法运用国家强制力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一要加大执行惩戒力度。依法采取查封、扣押、拍卖、变卖、拘留、罚款等强制执行措施,对恶意逃债、拒不履行判决、暴力抗法等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刑法》有关规定,坚决予以惩处,发挥法律威慑作用。二要加大执行查控力度。加大对恶意转移、隐匿财产、虚假诉讼等违法行为的查处,通过提供“公租房”、“房屋置换”等方式,解决“一套房”执行难的问题。加大对跨区域案件的执行,彰显法律守护者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形象,维护法律尊严。三要加大执行协调化解力度。进一步发挥执行长联席会议和审判委员会的作用,创新执行方式方法,加强对重大疑难、群体性执行案件的研究和分类指导,争取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尤其要健全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医疗纠纷等涉民生案件执行协调化解的“绿色通道”,有效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三)进一步优化执行环境。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问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配合与共同努力。一要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主阵地作用,努力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加强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正面报道,宣传执行措施、执行成果及典型案例,形成全社会了解、理解、信任、支持执行工作的局面。二要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行为“老赖”的失信档案,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运用舆论监督力量,曝光违法行为,形成舆论压力和进行道德谴责,限制并挤压其社会活动空间。三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既要认真加强内部监督,也要主动接受外部监督。通过邀请人大代表集中视察、陪审员参与执行、召开执行听证会等形式,扩大执行工作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形成有利于执行工作的外部环境,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执行工作氛围,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够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执行队伍是民事执行的重要力量,要努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公正高效和廉洁文明的执行队伍。一要加强作风和廉政建设。围绕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执行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和司法为民意识。二要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加大执行技能、执行艺术等业务培训力度,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优化知识、年龄结构,提高执行人员职业素养和涉执舆情应对能力。三要加强执行工作保障。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合理增加执行人员编制,视情将业务能力强的审判人员充实到执行工作岗位,配齐配强执行队伍,适应执行工作形势发展需要。同时,要加大财力物力投入,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执行工作保障条件,以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
责任编辑: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