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监督工作

关于松江区实施养老民心工程的审议意见

2021-05-28

(2021年5月25日上海市松江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解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矛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市委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2021—2022年的“民心工程”之一,2020年12月30日市人大通过了《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在今年3月20日正式实施,并贯穿今年全年开展市区街镇三级联动的执法检查。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在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的带领下,多次赴区民政局、部分街镇对这一民心工程的实施情况开展调研,经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形成以下意见。

一、基本评价

养老是社会问题,是民生问题,是幸福问题。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聚焦民心工程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扩大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一是持续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养”),各街镇根据老年人口发展和分布密度等因素,建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并委托第三方专业化运营。二是持续建设社区助餐服务场所(“食”),不断丰富服务供给,完善社区老年助餐服务体系,重点打造社区长者食堂,构建布局均衡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三是持续改进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居”),对老年人居住的房屋进行改造,增加适老的设施设备,消除风险隐患,有效提升了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与舒适性。 

二、意见建议

小社区承载着大民生。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过“民心工程”,打造了一批与老年人“养、食、居”密切相关的服务设施,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还存在以下短板和不足:一是养老服务内容趋同。目前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简单家政服务较多,高效、便捷的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供给存在较大缺口。二是农村养老仍存在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精神文化生活的提供较为匮乏等问题。三是养老服务职业认同度低,职业上升通道不畅,工作强度大,报酬低,人员流动性较大,很难吸引优秀人才进入。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形成促进我区养老民心工程的工作合力

区人大及街镇人大要把养老工作作为监督重点,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强化为民情怀,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整体合力,把党中央和市委、区委对老年人的关爱真正落地。区民政局要主动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牵头协调作用,各街镇要根据全区实施方案,狠抓落实,确保有序推进。要聚焦老年人刚性需求,将托养、医养、文养、康养、智养、体养等功能作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枢纽和平台,完善日间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助餐场所以及睦邻点等养老服务网络联合体,促进服务与需求信息对接,提升养老服务综合管理水平。

(二)加大投入,不断提高我区养老民心工程的建设质量

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于泗泾、洞泾等大型居住社区要提早布局规划,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民心工程项目建设,严格按照项目建设标准、设施配置标准、服务规范标准,组织好项目实施。要关注和紧贴老年人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增加我区老年人养老床位有效供给,加强护理型养老床位建设,不断满足农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刚性养老需求。要坚持整合资源,办好民心工程,充分利用和盘活辖区内各类闲置、存量资源,注重与医疗等社会资源的有效衔接,整合用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引导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民心工程建设和运营。要坚持注重效益,围绕加强和发展基本养老服务、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管理服务政策,确保建得成、用起来、成效好。

(三)加强宣传,不断提升我区养老民心工程的服务水平

要把民心工程项目作为民政宣传工作重点,加强宣传策划,深入宣传民政惠民政策、民生项目实施效果,广泛宣传基层工作出现的各类典型,提升民政工作的社会参与度和群众满意度。要提高专业化水平,支持和引导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推行订单式培养,完善从业人员培训培养体系。要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保障,不断完善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制度,切实增强行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