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9
——记区四届人大代表沈玉龙
![]() |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饱含责任与重担。作为新当选的区四届人大代表,沈玉龙这位奋战在基层第一线的洞泾镇同欣居民区的党支部书记却把这句话当成了人生格言,时刻警醒着自己。
加强学习解民忧 |
出于对人大代表这份职责的荣誉感、责任感与使命感,沈玉龙既觉得责任重大,又觉得光荣。“选举我为人大代表,证明选民对我有信心,我当然不可以辜负他们的重托。”沈玉龙先前所在的张泾村由于村改居合并成为了同欣居委会,因此在撤村撤队的过程中,沈玉龙忙坏了。“原先我也不懂,所以自己一有空就拼命地学,吃透每一条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才能为大家作出一个最容易理解的解释。
自知是新代表,缺乏经验,沈玉龙从不缺席人大组织的每次活动和会议,更将学习作为自己加入人大代表这个队伍的首要重点。“法律法规要弄懂,参政议政的方法更要掌握。”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领悟,沈玉龙渐渐学以致用,能够自如的将人大会议作为参政议政、反映人民意愿的重要途径。“只有了解的多,我才能将我所知道的与民意更清晰地融合,转化成可行的举措。”
群众利益无小事
沈玉龙自1996年开始,先后担任张泾村委会委员、副主任、主任、书记,现担任同欣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村改居,让我的责任更大了,居民的事务也是更加让我操心。”在政府动迁安置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显现。去年3月初,就有100户居民申请提前动迁,为了顺利进行签约,一些将房屋出租给来沪务工人员的居民就提前回收房屋,等着签约。然而,等了2个月,还没有动静,这让居民们坐不住了。“房子空关了两个月,白白浪费了两个月的房租费啊!”
听了居民们的反映,沈玉龙心里急了。“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总要为居民争取最大的利益!”这头,沈玉龙积极地与镇动迁办联系,通过各种渠道向上级领导反映这个问题;那头,又亲自到居民家中安抚情绪,耐心解释暂时不能享受提前动迁政策的原因。反复协商,矛盾得以化解,在沈玉龙代表的努力下,这100户居民成功争取到了最后一批享受提前动迁政策的利益,并及时签约,居民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用威信让群众信服
在沈玉龙所接管的小区中,村改居是一个普遍情况,然而一些村民习惯了过去的生活方式,接受不了或短期改变不了过去的一些传统生活习惯,这与小区的现代化管理产生矛盾。好在,沈书记从小就生长在这一片土地,对这里的居民有感情,大家也都信服他,愿意听他的劝说。
村里的老人一到冬天就喜欢在家门口晒太阳,这一喜好使得不少住进楼房的居民擅自搭起了阳光房。从政策上来说,这一举动实属违法行为,是不提倡的。“很多人劝我,家里老人只是想晒晒太阳,又不想被寒风吹到冻着身体,一些老人腿脚又不便。听起来,似乎搭建阳光房也是逼不得已,令人同情。”虽然动容,但沈玉龙依旧坚持上门,对居民解释政策,告诉大家“文明秩序”对一个居民区的重要性,寻求居民的谅解。“协调虽困难,但是我还是要坚持原则,因为我是一名区人大代表,这是我的职责。”
同欢小区原先设计的电压线路超负荷运作,电压过低造成电线短路,导致居民家中电器损坏。沈玉龙为了保证小区内不再发生类似情况,与供电部门和物业公司协调,寻求解决的最佳方案,最终达成让变压器增容的共识,杜绝了短路现象再次发生。
无论是党支部书记,还是区人大代表,沈玉龙始终觉得,集民意,代民言,办民事,解民忧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他愿意花心思,值得去做好的事情。
责任编辑: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