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查研究

关于我区“服务企业,促进增长”有关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

2008-08-03

松江区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
2009年)
 
根据市人大财经委的市区联动调研要求,松江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分管主任的带领下,就松江区“服务企业,促进增长”有关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走访了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以及部分企业。
一、松江区“服务企业、促进增长”有关政策落实情况
1、积极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松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优化配置有关政策资源,聚焦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松江区将国务院、市政府、区政府及相关部门2008年下半年以来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进行汇编,便于各镇、街道、园区做好政策执行和落实工作,也便于企业知晓政策、运用政策、促进发展。制定了区政府关于当前服务企业全力保增长工作的十条暂行意见。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区政府12个职能部门出台2009年工作举措60条,包括延伸一门式服务、推行业务受理网上办理、简化行政许可复审流程等多项方便企业的工作举措。在就业政策方面,区政府规定,浦南企业吸纳浦南劳动力占企业员工总数的50%以上、浦北企业按吸纳浦南劳动力实际数,给予一定岗位补贴。
2、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全面提升企业服务
为全力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今年区政府组织开展了以“关爱企业、真情服务、共克时艰”为主题的松江区企业服务年活动。一是坚持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主动为企业服务。全区190位党政领导对口联系563家重点骨干企业,其中区党政领导15人联系46家重点企业,各镇、街道、园区党政领导175人联系517家重点企业。二是只要符合法律法规,对企业的扶持政策能宽则宽,切实把已经出台的支持企业发展的各种政策落到实处。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研究采取力度更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三是松江区邮政局与区经委合作推出“商函通”数据库商函服务产品,针对企业需求,从邮政现有的1200万条企事业单位名址库,617万条个人数据库,140万条上海市精品数据库中筛选符合其需要的地址数据,并进行邮递服务。同时,根据业务需求,松江邮政拟建设“企业直邮操作中心”,并设立VIP免费卡,为“百家千户”中小企业免费提供相关活动信息,从而降低企业营销成本,促进企业商品流通,为松江区经济发展助力。
3、开通“政企互通平台”,畅通联系企业渠道
在“上海松江”门户网站开通24小时不间断的“政企互通平台”,针对企业呼声,建立从说明情况、接受投诉,到反馈处理信息的较为完善的处理机制,缩短了政府与企业间的服务距离,减少服务环节,畅通沟通渠道,提高政府服务企业的效率。同时,平台发布政府在产业发展、税收、规划、土地、环保、进出口、劳动用工、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政策,使企业能及时了解和提供建议。自2009211开通至今,区“政企互通平台”共收到投诉、建议、咨询等共计20件(其中投诉4件,建议2件、咨询11件、求助2件、申请1件。涉及部门主要有工商、房地局、经委、外经委、建委、新桥镇等部门。)已办结17件,办结率85%;其余3件在办事期限内,并正在办理中。已办结的17件中,除1家无法反馈外(联系信息错误),其余16家均表示对事情处理为非常满意,满意率达到100%。区政企互通平台开通以来,总体处置效率比较高。平台作用凸显。
4、狠抓产业项目落地,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全区上下千方百计狠抓产业项目落地,成立落地项目协调推进小组,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加快已通过产业、规划、环保等评审的新项目报批速度,对新开工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增长过快下滑的趋势。2008年四季度至2009年列入市绿色通道项目99个,总投资139.9亿元,用地4419亩,固定资产投资96.3亿元。预期投产后平均销售产出635.1亿元,平均利润产出64.6亿元,平均税收产出32.1亿元。全区历年已批未建、改扩建的工业项目共有92个,目前已全部纳入绿色审批通道,审批部门正加快审批速度,争取这些改扩建项目早日开工、早日投产、早创效益。2009年上半年将开工77个项目,土地3367.6亩,总投资56.7亿元。在建项目120个,固定资产投资57.6亿元,预期投产后平均销售产出370.8亿元,平均利润产出32.6亿元,平均税收产出17.3亿元。这些项目主要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预计2009年投产项目66个,可吸纳就业人数5025人。
5、促进产销对接,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
进一步强化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宗旨,努力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服务机制,主动上门、主动服务,促进产销对接,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影响,不断提升企业根植力。210,在松江区经济工作暨先进企业表彰大会上,4家企业签下5000多万元订单的“产销对接”协议。
6、发展城市经济,扩大区内消费
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发展城市经济。拉动消费特别是最终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一是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传统行业挖掘新商机;家电下乡带来市场新机遇;节日消费把握新亮点。二是消除影响消费需求的不利因素:从多渠道、多领域、多环节采取措施,努力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从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住房等方面采取措施,使城乡居民消费减少后顾之忧,进一步改善广大消费者对未来预期,调动即期消费的积极性;响应中央、市级各类政策,积极做好安居工程、社保工程、就业工程等方面工作。
7、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强化全区上下招商引资的热情和干劲,强化招商引资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强化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考核和奖励机制。加快项目库建设,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加大以商引商力度,加强对产业具有提升作用、带动性强的成熟品牌企业招商。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的存量土地、厂房和商务楼宇,建立和完善招商平台和机制,提高单位资源产出率。建立和健全招商网络,区级层面在市区建立松江招商中心,宣传投资环境,扩大影响;各镇、街道和园区建立经济小区总部、驻沪总办和招商办三位一体的招商网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指导经济园区加强内部管理和对落户企业的管理。完善“四个平台建设”:企业融资平台建设、经济信息平台建设、行业协会平台建设和企业培训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成长性企业培育工作。结合上海市成长性企业培育工程和松江“双百”工程,确立扶持企业,利用市、区和镇三级财力对不同层面的企业进行扶持。加强分类扶持工作。在“四个倾斜”的基础上,对实体型生产、商贸型及科技型企业进行分类扶持;对上市企业和骨干企业在土地、资金和政策上进行重点扶持,发挥示范作用。鼓励企业自身发展,鼓励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有扩张愿望的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增资扩股,鼓励企业改制上市。
二、存在的问题
1、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政策宣传形式较少,宣传的触角未深入企业,多数企业对政策不了解,不熟悉,造成企业直接向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申请扶持的较少。
2、政策扶持力度不够。面对特殊时期,政府出台的政策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大,在某些方面扶持政策缺失。如在松江区石湖荡镇落户的多家光伏产业反映,江苏省为发展光伏产业,制定了相关补贴政策,而上海地区没有类似政策,使得企业发展得不到政策支持,也影响了产品价格竞争力。有些扶持政策不尽合理,如高新技术评定上只看投入的比例,不考虑投入的绝对量。
3、企业融资难度较大。宏观调控之前,松江区内中小企业发展较快,其中有许多企业在没有土地指标的情况下就开始建厂生产,宏观调控之后就成了历史遗留问题。而现在企业要发展,急需资金,但由于没有土地证,也就缺少了抵押的资本。此外,银行为控制经营风险,不愿降低贷款门槛,所以造成企业融资难度较大。同时,贷款审批程序复杂、时间过长也是困扰企业的问题之一。
4、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近几年来,企业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上海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从2006年的690元增加到目前的960元。另外,原材料、能源、土地厂房租金、环保成本等其他成本也有不同程度上涨。而考虑到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因素,多数企业不愿通过产品提价的方式,而是采取内部消化或内部调整方式消化经营成本的上涨。
三、意见和建议
1、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对重点骨干企业,建议针对企业不同情况,实行“因企施策、一企一策”,重点对有生产能力、产品有市场、销售有订单的优势骨干企业,采取特殊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提高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企业增产增销增效。建议市政府出台对新能源等产业的扶持政策。
2、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以技改促创新,支持现有骨干企业技改扩张,在传统支柱产业领域,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和信息化改造,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强、产业化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对被评为区级、市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资助。
3、做大做强优势企业。紧紧抓住当前经济处于回落调整期的机遇,扩张优势产业,壮大龙头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管理创新,使企业具有更强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充分利用和落实国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支持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充分利用国家放宽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技术进步资金,采取贷款贴息等手段,吸引银行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支持企业项目建设,培育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4、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信息咨询、仓储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档次。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国际知名商业企业进驻,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服务经济比重不断提升。加大对现代服务业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公共服务平台设备购置及运营费用和服务外包企业创建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参加境内外各类相关展览、国际推介会、取得国际资质认证等的资金支持。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将数据处理等不涉及秘密的业务外包给专业企业。建立和完善与服务外包产业特点相适应的通关监管模式,提供相应的通关便利。
5、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认真抓好项目开工与投产。对目前尚未开工和建设进度慢的项目,要协调解决问题,加强服务,力争早日开工和加快建设;对竣工未投产的项目,要督促尽快投产。抓住当前国家政策调整的机遇,抓紧谋划一批新的重大项目,形成持续的投资后劲。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积极组织和参加重大招商活动,努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利用内外资。加大招商引资激励力度,拓宽招商渠道,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
6、降低企业商务成本。要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出的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措施,加大对不合理收费、重复收费与频繁认证的清查力度,从严、从实、从快清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使企业成本降低,效益增加,竞争力增强。
7、建立服务沟通联系企业的畅通渠道。在政府网站上开通政企沟通平台,缩短政府与企业间的服务距离,减少服务环节,畅通沟通渠道,提高政府服务企业的效率。及时发布政府在产业发展、税收、规划、土地、环保、进出口、劳动用工、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政策,使企业能及时了解和享受政策。企业反映的诉求,政府职能部门和属地街镇要根据职责分工解决相关问题。帮助企业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产销对接。健全企业联系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对口联系企业活动,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资金融通、市场开拓、减轻负担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8、缓解企业“融资难”。在资金协调上,加强与金融部门沟通,探讨产业运行安全应急工作机制,建立应急扶持对接平台,协调解决重点行业和企业运行中的应急资金缺口。扩大担保机构资本金规模,提升担保机构担保能力。鼓励担保机构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简化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程序,由财政部门、担保机构按顺序依次审核改为同步审核。推进“银企对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组建小额贷款公司,鼓励企业多种方式融资。加快典当、拍卖、产权交易等市场发展,积极运用多种形式增加流动资金。加强金融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
9、推动各项政策落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知晓政策,得到政策支持。推动政策落实,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尽快发挥政策效应。调动企业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对政策落实工作的监督作用。发挥地区产业优势,搭建产销平台,促进区域内产销对接。支持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参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积极支持家电生产企业列入国家“家电下乡”计划。推动制造业物流公共平台建设,为制造企业提供与原材料供应商、第三方物流商之间的业务联动。

10、切实改进政府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宗旨,建设责任政府,努力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影响,不断提升企业根植力。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服务机制,建立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加快政策传递和落实,减少中间环节。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要“立即办、主动办、办得快、办得好”,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不断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实行优质化服务,对企业在项目审批、建设、投产中碰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层次,公开办事程序,完善电子政务,实行多元化服务。

责任编辑: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