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市松江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建议、批评和意见目录 站内搜索:

关于加强对浦南地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扶持力度的建议--以泖港镇就业困难人员为例

代表团:泖港镇    提议人:杨春勇    2021/4/18 18:27:47

  按照区委、区政府对浦南地区的发展定位,浦南地区承担着生态、水源、耕地保护责任,工业发展受限,当地老百姓的就业渠道相应受到影响。就业岗位紧缺,群众要求就业的呼声强烈,成为浦南各镇急需破解的民生难题。
  一、泖港镇就业困难人群情况
  1、随着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污染企业清拆、建设用地减量等重点工作的推进,致使一批本地人员失业:2014-2016年污染企业清拆整治调整企业68户,涉及下岗职工953人,其中本地职工721人,外地职工232人;2017年将清拆污染企业28户,预计涉及本地职工217人。此外,环保督查将要关停企业350户左右,预计涉及本地职工1500人左右。
  2、泖港镇离土农民就业情况。目前,泖港离土农民中就业年龄段人员有1926人,其中:初中以下学历1503人,高中、中专以下105人;目前企业就业646人,灵活就业542人,临时工429人,无业309人。学历偏低,年龄偏大,是就业难的关键。
  3、50周岁以上农村女性就业情况。泖港镇50-60周岁农村户籍女性总2127人,其中:476人就业(缴城保),676人已退休,975人无业或打临工(新农保)。975名无业或打临工的农村女性,新农保退休要到60周岁,企业退休50周岁,有十年的时间空档,使这部分离土女性农民十年间的生活来源得不到保障。
  二、建议措施
  (一)建议设立全区就业推岗协调中心,及时做好对浦南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及时协调并公开全区、乃至全市的用工信息;统筹协调一些岗位技术含量偏低的公共服务岗位,如环卫保洁、绿化养护、后勤服务等岗位工种,向浦南就业困难人群倾斜,做好困难人员的有效推岗。
  (二)建立健全南劳北移的相关扶持政策
  1、鼓励北片发达地区企业(单位)优先招录浦南地区就业困难人员,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每招录一位浦南地区就业困难人员给予企业一定的贴补。
  2、积极鼓励支持浦南人员到北片城区(街镇)工作,并给予跨镇就业人员一定的交通补贴等。
  3、鼓励大龄就业困难人员自谋职业、非正规就业、从事家政服务等,并给予这部分自谋职业人员一定的交通、生活贴至退休。
  (三)鼓励落户浦南区域内企业招录本地困难人员就业,并给予政策上扶持(用工贴补或减免相关税赋等)。
  (四)加强就业培训力度,有针对性的开展分类培训、分类指导,并对参加培训的失业人员优先及时推岗,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主办单位办理情况
  您反映的关于浦南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情况分析,我们非常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浦南地区就业状况。这项工作也是我们目前正在重点攻坚的一项民生工作。
  应该说,历年来,区委区政府及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都高度重视浦南地区劳动力就业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如“南劳北上、浦南家政公益扶持、就业援助”等相关政策,起到了较好成效。
  一、目前状况
  (一)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近年来,浦南等地区劳动力就业状况基本稳定,每年市府、区府下达新增就业岗位、促进长期失业青年就业数、创业带动数等指标能够顺利或超额完成,失业控制人数基本控制在指标内,没有太大波动。
  (二)运作体系基本顺畅
  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体系得到贯彻落实,按照覆盖城乡、普遍享有的要求,建立了面向全区提供统一、规范、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区、街镇、村居”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三)社会环境有效改善
  通过实施城乡就业一体化服务、创业带动就业、培训促进就业、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等一系列活动,本区就业环境有效改善,“劳动者自主择业、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社会支持就业”的氛围日益形成。
  不可否认,这两年来,全市开展“五违四必”等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松江拆违力度是极为突出(详见下表1),成绩显著。这是一项政治性工作,也是关系到上海经济转型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只能进不能退。同时本市环保清拆工作也在大力推进中,据环保部门数据统计2017年浦南地区第一期就有104家企业将因为环保问题而关闭(详见下表2)。

  表1:2016-2017年5月松江关停并转迁企业情况表
  时 间 企业数 涉及总人数 其中本区户籍人数
  2016年 1552 12201 4044
  2017年1-5月 870 8014 1685
  表2:2017年松江区浦南污染企业清拆整治情况表
  序号 街镇 企业数
  1 叶榭 30
  2 泖港 27
  3 新浜 6
  4 石湖荡 41

  以上两个因素叠加,带来了局部地区(特别是浦南地区)本区户籍大龄人员就业压力不容忽视。2016年下半年松江失业控制人数飙升,一度接近并超过市府下达的控制数上限,这在松江近十多年来尚属首次。这个问题已经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二、主要措施
  (一)贯彻落实三级就业责任体系
  年初将涉及就业、创业、培训等指标分解到街镇,加大相关分值考评比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态势。并且我们将依托劳动监察协管员和失业监控企业点等基层力量构建群体失业预警机制,目前已在100多家企业设立失业监测点,能够随时掌握和应对重点企业出现大龄就业人群批量型、集中式失业解聘状况。
  (二)启动推行一系列就业帮助活动
  今年,我们将重点推行帮助长期失业青年的启航计划、帮助培训与就业对接的定向培训计划及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如已在2-3月期间充分依托本年度春风行动“1+10+X”新模式,加大不同区域劳动力供需对接,为浦南等地区劳动力跨镇求职设置绿色通道和提供便捷服务,有效促进了困难群体就业。
  (三)贯彻落实市级特困补助新政
  2017年1月1日起,本市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政策补助力度进行了大幅度提升。凡被评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如实际失业6个月以上的4045等人群),被企业录用,每月将资助企业最低工资50%岗位贴和50%社保补贴,合计1.9万左右/人/年,最长不超过3年(特殊情况下5年);该批人员实现灵活就业,政府将予以社保50%补贴。目前我们正在全力做好相关申请、审核、及其他服务工作。
  (四)积极完善区级就业帮扶政策
  目前,我局正在制定和完善新一轮“南劳北上”2.0版政策。计划在原有跨区补贴政策基础上,对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实现跨区、跨镇、企业录用新增本地就业群体将以生活费补贴支持或企业录用资助;同时计划延长对从事家政、养老等行业的自由职业者的就业岗位帮扶和录用单位扶持的补贴年限。
  (五)实施离土农民促进就业专项计划
  一是加大对青年离土农民的公共就业服务力度,加强离土农民基本情况调查,全面掌握总量、区域分布、就业状况和服务诉求等信息,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就业帮扶。二是宣传到位,确保各项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广知晓广覆盖。三是加强职业指导,着力提高离土农民的择业能力。四是充分挖掘适合离土农民的岗位资源,促进离土农民市场化就业。五是积极做好相关补贴、待遇享受等政策的落实,对就业困难的离土农民做好相关的困难认定及托底安置工作,入户就业服务率达到100%
  (六)强化农民职业培训工作
  一是建立农艺类高技能人才基地。充分依托市农委所属市农广校地处松江的优势,建立面向全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发挥基地培训、研发、鉴定、管理服务等功能,服务松江农民高素质发展。二是完善促进劳动力职业培训的政策文件。在原《松江区关于完善地方教育附加费资金使用促进职业培训的实施办法》(沪松府办【2014】84号)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群体参加职业培训,特别是参加符合G60科创走廊发展的重点培训项目补助政策,有力促进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指导!

 

办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