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团:中山街道 提议人:钱秋萍 2021/4/18 18:27:47
在区府报告中提到未来五年要新建各类学校66所,其中教育“十三五”规划建设19所(另有备选学校10所),大居建设34所,“十二五”结转学校13所。在区府报告中还提到2017年要新增学校5所,离年均新增13所学校的规划目标相去甚远。为此提以下几点建议。
1.根据政策与形势变化,及时调整规划,增补教育用地。
老话说得好,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教育系统统筹各街镇通过排摸并上报所需建设的教育资源数量,制定了“十三五”教育局自建19所学校的计划,另外有10所学校备选。这个规划是在“一胎政策“背景下制定的,之后“二胎政策”全面实施、小户型政策出台、工业园区功能调整(园区规划14万人口)及新增房产(如广富林地区预计增加12万人口)等因素共同影响,对此规划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近几年,我区新生入学人数呈逐年递增态势,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平均班额连续3年全市最高,2016年与2011年相比,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新生入学人数从28265递增到36934人,增幅30.7%。据预测2019年与2016年相比,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新生入学人数从36934递增到51595人,增幅39.7%,新增生源主要集中在地铁9号线沿线和新城地区,如不及时调整这些区域的教育资源规划,改善结构性矛盾,今后这些地区入学压力巨大。建议根据政策与形势变化,及时调整规划,增补教育用地。
2.对部分未出让的住宅用地区块,建议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配教育用地,改善寅吃卯粮现象。
如在新城建设初期,许多教育规划用地未能落实,东西两侧原有的公建配套项目也已转为民办资源(西外、包玉刚学校),新城核心区域住宅密布、高楼林立,但学校很少,增补的资源都在新城周边区域,致使在新城周边区域房产还未开发之时,其配套教育资源已经被核心区域的生源严重挤占。目前周边房产拔地而起,生源源源不断涌入,致使班额居高不下,部分学校的小学班额高达56以上(标准为40以下)、幼儿园小班班额近40不在少数(标准为25以下),全市倒数第一,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安全隐患巨大。三新学校、东华附校、二实小、三实小、上外松外、中山二小;中山二幼、大学城幼儿园、三湘幼儿园、云峰幼儿园、进修附幼等等,按设计标准都已满负荷运转。如果不在广富林街道、万达周边区域等未出让的住宅用地区块,进一步增配教育用地以弥补新城核心区域教育资源的欠账,这种寅吃卯粮的现象将永远得不到改善。建议对部分未出让的住宅用地区块,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配教育用地,改善寅吃卯粮现象。
3.将教育规划落到实处,坚决不欠新债。
目前教育资源建设有三种类型:
一是大居公建配套建设,教育规划落实总体比较好,能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二是开发商的公建配套项目,教育规划的落实还需地方政府加强监管。如泗泾金地房产,房产已经准备预售,但公建配套学校连影子还没见,泗泾镇非常负责没有敲章认可。像这类公建配套项目希望地方政府能加大监管力度,杜绝欠新账。
三是街镇规划的教育用地,由街镇无偿划拨土地,教育局负责建设。现有规划的16处教育规划用地不是净地,上有民房、厂房等建筑物,涉及九亭、九里亭、泗泾、广富林、永丰、中山、岳阳、新桥、华阳桥等9个街镇。由于动拆迁难度很大,致使规划迟迟不能落地,严重影响了教育资源建设进度,进而影响学校正常的开办,或借用到其他学校挤占他们的专用教室,或建好马上投入使用,环保等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家长群体上访,近年来此类事件时有发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希望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教育是建设宜居乐业新松江的重要因素,是留住G60科创走廊建设人才的前提条件,建议区委、区政府把教育规划用地是否落到实处列入对街镇领导的考核。
4.建议新建学校提高建设标准。结合用地实际,对新建项目的建筑布局、功能区分、学校风格等加强监管与审核,有条件的项目应同步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场,留出足够的家长接送空间以改善学校周边的交通拥堵现象。同时提高新建项目的专业工程、装饰以及家具采购等标准,减轻环评压力,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主办单位办理情况
根据市教委《上海市基础教育“十三五”基本建设规划》(沪教委发(2016)198号),“十三五”期间松江区规划新建学校66所。但随着泗泾大居的建成入住、国家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新建商品房以小户型为主等新政出台,以及佘北、南部二个大居建设的快速推进,松江人口大量导入,学生人数快速增长,现有学校都已超负荷运行,规划学校数量已不能满足实际入学需求、学校建设的速度已跟不上人口增长的步伐,教育资源紧缺已是当前松江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为此,我局2016年下半年向区委、区府报告,得到了区领导高度重视。今年2月以来,区领导程向民、刘其龙、于宁、龙婉丽先后到教育系统进行专题调研,就教育资源建设工作提出要求。区政府召开教育资源建设专题会议,各街、镇、大居开发公司主要领导参加,具体部署教育资源建设工作。目前采取的措施是:
一是修订“十三五”教育规划,调整单元控规。我局在全面走访调研各街镇入学需求的基础上,预测未来几年的入学人数,对“十三五”教育规划进行修编,在原来规划建设19所学校的基础上,启动10所备选学校,另外提前建设12所学校,新建和扩建学校由66所增加到88所。对泗泾镇、永丰街道等规划中无法启动建设的学校,督促他们尽快启动单元控规的调整,年内必须完成。
二是加大规划学校地块的动迁力度。目前,在教育局要建设的41个项目中,15个地块上因有厂房、民房需要动迁,5个地块因无法动迁需要调整规划,有关街镇不能按期将净地交给教育局,所以无法启动建设。目前,区委《2017年区委重点推进和督查工作实施方案》松委办[2017]8号,明确要求各街镇加大动迁力度,腾出学校建设用地,尽快实施建设,并列为区委今年的督查内容,区政府与相关单位签订了责任书。同时,明确要提高大居学校建设标准,配建地下停车库,在校门口留出空间方便家长接送车辆周转,解决交通拥堵现象。我局也重新梳理了对街、镇教育事业的考核指标,从全面规划、五年规划、规划实施三方面,加强对教育资源规划与建设内容的考核。我局将积极对接街镇,对部分未出让的住宅用地,建议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配教育用地,从源头解决寅吃卯粮现象。
三是加快推进规划学校的建设。根据各街镇对资源需求的紧迫程度,制定每年的建设计划,有序推进前期各项手续的办理。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新建学校将积极探索代建制,今后学校建设由区属专业公司来实施。以龙腾学校作为试点项目,由新城公司负责实施代建,确保2018年9月正式开学使用,项目已正式委托移交。
对新建学校,我局将与街镇一起努力,注重品牌建设,密切与大学城和市内其他高校的合作,加大与市区名校的合作,拓展松江自有品牌学校的延伸,争取“开办一所新学校,办成一所新优质学校”。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将与各街镇共同携手,坚定不移地优化教育资源、聚焦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为建设卓越的松江教育共同努力。
衷心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局
2017年5月8日